從一張不簡單的包裝紙開始 讓永續自手中展開

從一張不簡單的包裝紙開始 讓永續自手中展開

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心情:「環保很重要我知道,如果可以更簡單順手就好了!」其實,環保不一定要很麻煩,生活中有很多「不知不覺」就保護環境的機會!

例如最近幾年,麥當勞在包裝下了不少功夫,用創新設計讓大家一樣吃得開心,也同時減輕對環境的負擔。本篇文章,讓我們一起將目光聚焦到麥當勞「包裝紙」和「紙袋」上,來看看這些紙張背後的學問。

看得到的改變:盒裝out,紙包in!

目前全台400多家麥當勞餐廳中,有六間「環境守護概念店」*,這一年來正悄悄進行著多項包裝革新,了解消費者使用經驗!包括大麥克、麥香魚、6塊與10塊的麥克鷄塊以及蘋果派的包裝,不再是「紙盒」,而是「包裝紙」或「紙袋」;這個小改變,可讓每間餐廳每年減少使用約1公噸的紙漿。

經過反覆測試調整,紙包的大麥克和麥香魚,在這六家餐廳獲得顧客滿滿的正向回饋:「比較喜歡紙包耶,不會弄髒手」、「大麥克生菜不會掉出來」、「推紙包!紙包好,紙包方便又環保!」這項包裝的改變,不只減廢,也同步提升了顧客用餐體驗。

看不見的努力:和塑膠淋膜說掰掰

不只盒轉紙的「減廢」,這六家餐廳的包裝紙也悄悄「減塑」,移除了塑膠淋膜。

說到這裡你或許會好奇:「移除塑膠淋膜很好,但包裝紙會不會滲油,讓手油油的呢?」

市面上常見的食品包裝,為了達到防油防水效果,紙盒和包裝紙的內層多有塑膠淋膜,包裝袋則會添加含氟的添加劑;而麥當勞自2008年起就不使用含有PFOA、PFOS等長鏈氟化物的防油劑,更在2024年將所有食品包裝袋,轉為無添加氟化物的防油紙。

現在更進一步測試,移除包裝紙常用的塑膠淋膜,以天然澱粉基材質或矽基材質取代,一樣能達到防油效果,且透氣性更好,產品更能「呼吸」,避免熱氣影響漢堡麵包口感。

這些創新,來自麥當勞與全球合作的包裝研發公司 TMS 的努力。TMS與麥當勞攜手進行了一連串的包裝變革,而驅動這些改變的並非法規要求,而是出自全球麥當勞對包裝永續的承諾;為了和塑膠淋膜說掰掰,從紙材選擇、功能性材料研發、油墨材質調整到印刷面積的細節設計,光是實驗與測試,就花了近兩年時間。

▲ 麥當勞以澱粉材質(中)或矽材質(右),取代傳統包裝紙內層的塑膠淋膜(左)。

隱藏關卡— 連印刷面積都有學問!

這部「包裝進化史」暗藏許多學問,舉例來說,紙張沒了塑膠淋膜的支撐力,印刷得太滿,或顏色疊印不當,都會影響平整度,因此團隊得針對油墨配方、印刷顏色和區域,持續進行測試調整。

此外,不同產品的包裝紙,材質、大小,甚至包法也要「因堡制宜」,例如用「蒸」的麥香魚麵包,若使用一般的 包裝紙,麵包會因為水氣,變得潮濕或者沾黏;最後團隊參考法國麥當勞的經驗,選擇無塑膠淋膜、類似烤盤紙的包裝材質,防油又透氣,保留麥香魚麵包的柔軟Q彈。

▲ 包裝紙進行耐磨擦測試

小改變 大美好!讓永續從手中展開

這一切的努力,只為了讓你在大口咬下漢堡時,不需要多做什麼,也能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。

下次若你到麥當勞用餐,碰巧遇見紙包的大麥克或麥香魚,不妨留意手中的包裝紙,它不只包住了漢堡,也包含了對地球的溫柔心意。